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TIME:2015-09-21

 “青花”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始创于唐,至元代时达到成熟精美。这里将介绍一件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水平的青花梅瓶代表作——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关于梅瓶,《饮流斋说瓷》中有专门描述:“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流行于我国宋到明代。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的这件梅瓶高44.1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3厘米。口部短小,口沿面平厚,短颈呈梯形状,肩部丰满浑圆,肩以下收敛明显,平底内凹成浅圈足,器形秀丽而挺拔。器身满绘青花图案,白釉处肥厚莹润,青料则浓艳幽茜,令人赏心悦目。通体绘有六层纹样:瓶口外壁绘杂宝覆莲纹,肩上部为缠枝莲花纹,花枝相连交缠,花心石榴状,叶似葫芦形。腹部主体绘人物故事纹,图中共有三人:正中一头戴官帽男子骑于马上,扬鞭策马,须髯迎风飘扬,坐骑正撒蹄狂奔;前方一男子身着长袍,手执马缰,伫立河岸边,目光迟滞,思绪不定,他的眼前是一湾潺潺的河水,河中一叶轻舟漂来,艄公挺立船首,手拄桨橹,似在笑脸招呼客人上船。仔细看来分明是一幅汉代“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图。画面中作为丞相的萧何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韩信急于负气出走的灰心落寞,徘徊踯躅;艄公的不急不慢,悠闲自得,各人不同的心态,均在画匠艺人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腻传神。画面之中点缀以松树、竹叶、梅花、芭蕉、山石等纹饰。胫部绘有卷草纹和花卉仰莲瓣纹,其间以莲瓣纹间隔。梅瓶虽通体满绘各种纹样图案,显得富密繁复,但经画工们细心处理,画面主次分明,繁而不乱,布局精当,具有强烈的层次感,器物通体释放出幽幽的宝石般色泽,青料点染处留下透入胎骨的黑色斑点。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国内博物馆收藏的各地传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只有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青花瓷另有200多件。而其中发掘出土绘有人物故事图案的则是少之又少。因为稀少,更赋予了它神秘的色彩。元青花瓷器的主要用途是外销,这在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中亚、西亚阿拉伯国家,东亚、东南亚一带是主要的贸易对象,只供帝王贵族专用,可见在当时便弥足珍贵。现今世界上许多大型博物馆都将元青花作为艺术珍品收藏,这是其它瓷种所不能企及的。

既然是外销瓷,那么我们能否从元青花瓷器上看出中西文化的融合与撞击的痕迹?单从釉色上来看,构成了青花瓷的主体色彩为白色和蓝色,蓝白相间之中,形成了清新而艳丽的独特风格,单纯的蓝白二色中又蕴含着中西文化融合交汇的深层内涵。我国汉族习俗通常将白色作为丧俗之色,而在中国北方、西域、西亚、东南亚地区许多民族中,白色是吉祥之色。元代“国俗尚白,以白为吉”。《蒙古秘史》中就有多处关于蒙古民族“尚白”的记载。而相当的文献亦记载了蓝 色同白色一样,是波斯地区的喜爱之色。在与中国开展贸易活动的中亚、西亚商人中,多以波斯文化为背景,他们都有着尚白、尚蓝的风俗,青花瓷器是否为贸易而生尚不敢断言,但无疑贸易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瓷器上的装饰纹样却蕴含更多的中国元素。在这件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上,腹部所绘梅花、竹子、松树是我国古代瓷器的传统的装饰,即所谓的“岁寒三友”,通常隐喻文人士大夫超逸的情感和清高的节气。而仰覆的莲纹装饰在中国早期的青瓷器上便已出现了。再看梅瓶主体纹饰所绘的人物故事,在《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及《汉书》卷三十四《韩信传》中均有记载,后演绎成小说及戏曲。故事大意为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王朝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而贬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中王。刘邦让张良往各处寻访堪任元帅的人才,伺机灭楚兴汉。张良得知韩信是个人才,却在项羽部下未得重用,便劝其弃楚归汉。韩信至汉,萧何面试后对韩信非常赏识,竭力推荐于刘邦之前。刘邦当时却并未加以重用。韩信得知,假意逃走。萧何闻讯,立即前往追赶,在一个月夜,方才追及。萧何再荐于刘邦,刘邦乃拜韩信为大将。值得一提的是,梅瓶上所绘纹饰虽为中国传统戏曲故事,然画面中出现的艄公,其长相与装束却明显异于中原人,带有西域人的特点,似与元代帝国地跨欧亚大陆有关,可谓独具匠心。

以历史故事作为元青花装饰题材是因当时元曲的深入人心?或是具有臧否人物的深意且不去争议,但青花瓷器中人物纹作品极为少见却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所见的人物故事有“昭君出塞图”、“周亚夫屯军细柳营”、“三顾茅庐”、“四爱图”、“鬼谷子下山图”等。毕竟在元代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瓷器的烧造难免会留下相对粗糙和随意的一面。由于受制瓷工艺技术的限制及窑炉温度控制的不确定等因素干扰,大件的元青花瓷器极易变形,而使用进口钴青料烧制的器物固然呈色浓艳,但却多晕散,聚釉处还会留有褐色的结晶斑。极大的限制了工匠的艺术创造,因此成功的人物纹青花瓷器便弥足珍贵。湖北省钟祥市明代郢靖王墓曾出土了一件青花“四爱图”梅瓶,可见其在明代时即被皇族国戚和王公大臣视为宝物,亦或是朝廷赏赐之物,代表了相当的身份地位。此件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整体造型端庄挺拔,丝毫没有元青花瓷器中常常出现的大气有余而规整不足的现象,绘制人物精致细腻,表情描绘恰到好处,它在造型、釉色、纹饰及烧造工艺各方面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体现了景德镇制瓷工匠高超绝伦的技术。

说起这件梅瓶的来历,还有一段颇为曲折的故事;
1952年,国家正在开展文物普查征集工作,南京文物保管委员会(今南京市博物馆前身)的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在夫子庙里经营的古董商铺,一些古董商人向工作人员提供了这样一条线索:有一位商人曾从盗墓者手中购买过一只瓷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物,而这瓷瓶的出处,据传是1950年从南京江宁将军山一处墓葬中盗掘的。将军山原名观音山,后因埋葬明太祖朱元璋养子沐英及其后人被百姓改称为将军山。当时人民政府正严查盗墓一事,盗墓者也相续被抓,其中首犯被处以极刑。同时“三反五反”运动也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着,迫于各方面的压力,这位古董商人最终向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交出了这件瓷瓶,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件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经专家鉴定,这是一件国宝级文物,它的制烧年代应为元代的中晚期,为景德镇官窑出品,胎质洁白坚韧,用进口钴料烧成的青花发色苍翠浓艳,呈色稳定,代表了元代青花瓷器最高艺术成就。

而如此一件即便是在当时也异常珍贵的瓷器,它的墓主人又具有怎样的身份地位呢?
1959年,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对盗墓者指认的墓葬进行了清理,墓葬中的大多文物已被盗掘,但令考古人员惊喜的是一方龟纽石印的出现,印文阳刻了“沐英”二字。证实了墓主人的身份,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明朝开国功臣之一沐英。
据《明史.沐英传》记载:沐英,字文英,明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人,年少父早死,随母避兵乱,母又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朱姓,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沐英“数从上征伐,入侍帷幄,昼夜勤励”,十八岁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洪武三年(1370),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当时府中机务繁积。沐英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深得朱元璋器重。洪武十年,沐英担任“征西副将军”,跟随卫国公邓愈征讨吐蕃,先后征战于川、藏、陕、甘、滇等地。因为在征讨大西南的战役中战功显著,朱元璋便安排他留在云南,“镇滇中”。 “太祖初起时,数养他姓为子,攻下郡邑,辄遣之出守,多至二十余人,惟英在西南勋最大”。沐英大兴屯田、劝课农桑。对西南安定做出了贡献。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麾下曾经聚集了一大批具有赫赫战功的大将,可打下江山后不久,这群功高盖世的大将陆续被杀害,甚至被满门抄斩,沐英是少数几位得以善终的开国勋臣之一。明王朝近300年的西南边防,均有沐家镇守。也唯有沐家能相伴明王朝于始终。

洪武二十五年(1392)六月,远在云南的沐英听说太子朱标死了,“哭极哀”,受此意外打击,一病不起。沐英的死,在云南震动很大,史称“军民巷哭,远夷皆为流涕”。远在南京的朱元璋立即下令将沐英的尸体运回南京,归葬于江宁观音山,追封黔宁王,谥昭靖。
如今,这件出于名门,代表了一个时代最高制作工艺水平并且经历过曲折流传过程的国宝级文物,就陈列在南京市博物馆新建的《玉堂佳器》精品展厅里,供海内外各界嘉宾与人士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