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得爱心 送来清凉 ——“争做快乐送水工”来到考古工地

TIME:2017-08-08Originate:南京市考古研究院

87日上午,扬子晚报“争做快乐送水工”公益送水活动来到南京市考古研究院青石街考古发掘工地,给一线田野考古工作人员送来2000瓶矿泉水。

7日当天虽为立秋,但南京的温度还是高达37℃。青石街考古工地位于新街口,四周高楼林立,此地的体感温度只会更高。送水活动就在高温下进行。扬子晚报代表对公益活动作了介绍,接着考古院代表介绍了当前南京的考古工作情况,随后晚报记者参观了青石街考古发掘现场。

青石街项目的考古发掘始于77日,到今天刚好一个月,而这一个月恰是南京持续的高温天。为了配合基本建设的顺利进行,更为了保护好地下文化遗产,考古作业一直没停工。为应对高温天气,考古工作者只能起早贪黑并适当缩短工作时间,采取各种防暑降温措施。但无论如何,今年的高温酷暑对考古队员、技术工人和发掘民工都是一种煎熬。

在这炙热的酷暑中,扬子晚报首倡的“争做快乐送水工”公益活动,吸引了许多爱心市民的参与。晚报联合爱德基金会通过爱心众筹,筹得20000瓶矿泉水,分送给高温下坚守岗位的十大行业的工作者(包括环卫工、城管队员、交警、快递员、考古队员等),为高温下户外作业的工作者送来了丝丝清凉和贴心问候。作为此次聚焦高温下的十大行业之一,考古行业是第一次入选。晚报记者说:“相比其它入选行业,考古是小众的,很容易被忽略。但是近年考古工作为南京的城市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考古发现也频频映入公众的眼帘。通过几次考古工地的现场体验,我们切实体会到了考古工作者的艰辛。”

拳拳爱心铭记于心,职责所在不忘初心!


考古队员给记者介绍发掘情况


分发矿泉水


考古队员及民工代表领到矿泉水

民工喝到爱心水